銷售專線:023-67877798
服務專線:023-67877790
![]() 服務熱線: 023-81689990 銷售熱線: 023-81387990 |
2018,智能制造新趨勢
專欄:行業動態
發布日期:2018-03-05
閱讀量:6048
收藏:
導讀
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行業智能制造系統都還處于局部應用階段,只有少數大企業單項業務信息技術覆蓋面較高,關鍵業務環節應用系統之間實現了一定的協同和集成。大量企業處于工業2.0要補課,有些企業處于工業3.0待普及,有個別企業處于工業4.0要示范。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制造業發展提出要求,指出要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加快制造業優化升級。 我國新未來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徐光瑞表示,推動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國家主要可以從三個方向發力。一是深化改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主要包括提高有效供給、推動科技創新、降低運轉成本等;二是市場主導,激發各類主體活力,包括推動國有資本做大做強、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加大產權保護等;三是擴大開放,構建國際產能合作平臺,包括提升出口質量和附加值、推進自貿區建設等。 一、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發展趨勢 據行業專業人士分析,今后國內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將面臨三大發展趨勢。 第一大趨勢:智能制造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系統解決方案領域的合作將更加活躍。 智能制造發展具有復雜性、系統性,涉及設計、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涉及執行設備層、控制層、管理層、企業層、云服務層、網絡層等企業系統架構,需要實現橫向集成、縱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限于資金投入不足、技術研發周期較長以及工藝壁壘等因素,單個系統解決方案商很難滿足各個細分行業的智能制造發展需要,企業間將不斷加強協同創新,以強化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能力。 第二大趨勢:智能制造系統架構將進一步完善,工業軟件領域的集成與發展將成為重點。 從企業系統架構來看,國內目前還沒有出現能夠打通整個架構體系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商,但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將不斷完善架構體系。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主要依托于軟硬件產品及系統,實現制造要素和資源的相互識別、實時交互、信息集成。從硬件層面來看,基于成本大幅降低的現實需要,硬件中通用性強的部分將日趨模塊化、標準化發展。從軟件層面來看,工業軟件存在于智能制造的每個角落,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將更加倚重于與硬件層關系密切的軟件部分的集成與發展。 二、我國智能工廠發展趨勢分析 當前,智能制造熱度高企,石化、鋼鐵、機械裝備制造、汽車制造、航空航天、飛機制造等行業紛紛開始探索建設智能工廠?!吨袊圃?025》明確提出要推進 制造過程智能化,在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這必將加速智能工廠在工業行業領域的應用推廣。預計未來3-5年,全國將涌現出一批智能工廠。 智能工廠的內涵及建設重點 智能工廠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主要通過構建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分布,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企業基于CPS和工業互聯網構建的智能工廠原型,主要包括物理層、信息層、大數據層、工業云層、決策層。物理層包含工廠內不同層級的硬件設備,從最小的基礎元器件開始,到感知設備、制造設備、制造單元和生產線,相互間實現互聯互通,構建了一個“可測可控、可產可管”的縱向集成環境。在此基礎上,形成企業內部價值鏈的橫向集成環境,實現數據和信息的流通和交換。 智能工廠主要建設模式 由于各個行業生產流程不同,加上各個行業智能化情況不同,智能工廠有以下幾個不同的建設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從生產過程數字化到智能工廠。 在石化、鋼鐵、冶金、建材、紡織、造紙、醫藥、食品等流程制造領域,企業發展智能制造的內在動力在于產品品質可控,側重從生產數字化建設起步,基于品控需求從產品末端控制向全流程控制轉變。 第二種模式是從智能制造生產單元(裝備和產品)到智能工廠。 在機械、汽車、航空、船舶、輕工、家用電器和電子信息等離散制造領域,企業發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產品價值空間,側重從單臺設備自動化和產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產效率和產品效能的提升實現價值增長。 第三種模式是從個性化定制到互聯工廠。 在家電、服裝、家居等距離用戶最近的消費品制造領域,企業發展智能制造的重點在于充分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時實現規模經濟生產,側重通過互聯網平臺開展大規模個性定制模式創新。 三、智能工廠發展重點環節 隨著未來智能工廠發展浪潮的逼近。未來,將有幾個行業或者領域迎來發展高潮。 首先是虛擬仿真設計。隨著三維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以經驗為主的模擬設計模式逐漸轉變為基于三維建模和仿真的虛擬設計模式,使未來的智能工廠能夠通過三維數字建模、工藝虛擬仿真、三維可視化工藝現場應用,避免傳統的“三維設計模型→二維紙質圖紙→三維工藝模型”研制過程中信息傳遞鏈條的斷裂,摒棄二維、三維之間轉換,提高產品研發設計效率,保證產品研發設計質量。 未來我國應著重突破MBD技術、物理仿真引擎系統架構、仿真模型三個環節。 其次是網絡化智能設備。生產設備的智能化程度將在網絡化條件下得到快速提升,傳統制造模式出現顛覆性的變革,具體表現高度密集的生產設備、生產設備智能化和柔性化制造方式這三個方面。 再次是模塊化定制生產。多批次、小產量的生產盈利能力在模塊化生產方式下逐漸得到提升,產品日益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具體表現在模塊生產和模塊組裝這兩個方面。 最后是柔性化新型人機交互。人與機器的信息交換方式隨著技術融合步伐的加快向更高層次邁進,新型人機交互方式被逐漸應用于生產制造領域。具體表現在智能交互設備柔性化和智能交互設備工業領域應用這兩個方面。 未來制造業發展的方向主要是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國家品牌制造,關鍵是提升生產效率和效益,擁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技術和品牌產品。 在2017年9月14日,中德工業4.0產教融合創新基地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天安云谷舉行,天安駿業集團、德國全球工業4.0研究院、北京產教融合科學研究院三方,就“中德工業4.0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達成戰略協議并成功簽約。 此次合作意義深遠,將引進德國工業4.0領域的先進技術、領軍企業、創新項目、合作伙伴和全球專家智庫及人才培養機制,為中國企業提供轉型升級的絕佳資源和機遇,加快“中國制造2025”對接德國工業4.0的進度與效率。同時,也將為深圳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學習借鑒德國工業4.0轉型升級的經驗與創新模式搭建起一個良好的平臺,對促進國際資源、科技、資本的深度轉化,以及深圳地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人才交流引進工作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天安云谷將繼續秉承服務時代的企業和創業者的使命,發揮整合資源的優勢,打造企業面向世界競爭的平臺,在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引進中德領軍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成立產業發展基金、孵化上市企業等方面,為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發揮更大作用創造條件,做好保障,提供推力。 下一頁:找不到相關信息
|